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大蓟 | 拼音:dà jì |
拉丁学名: |
别 称:大刺儿菜、大刺盖、老虎脷、马蓟、虎蓟、刺蓟、山牛蒡、鸡项草、鸡脚刺、野红花、茨芥、牛触嘴、鼓椎、鸡姆刺、恶鸡婆、大牛喳口、山萝卜、猪姆刺、六月霜、蚁姆刺、牛口刺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单子叶植物纲 |
目: | 亚 目: |
科:菊科 | 亚科: |
族: | 属: |
形态特征
大蓟多年生草本,高0.5~1m。根簇生,圆锥形,肉质,表面棕褐色。茎直立,有细纵纹,基部有白色丝状毛。
基生叶丛生,有柄,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15~30cm,羽状深裂,边缘齿状,齿端具针刺,上面疏生白我丝状毛,
下面脉上有长毛;茎生叶互生,基部心形抱茎。头状花序顶生;总苞钟状,外被蛛丝状毛;总苞片4~6层,披针形,
外层较短;花两性,管状,紫色;花药顶端有附片,基部有尾。瘦果长椭圆形,冠毛多层,羽状,暗灰色。
花期5~8月,果期6~8月。 |
生长习性
大蓟生于山野、路旁、荒地。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。 |
药用价值
大蓟性凉,味甘,苦,无毒。归心、肝经。功能治吐血,衄血,尿血,血淋,血崩,带下,肠风,肠痈,
痈疡肿毒,疔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