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蜈蚣草 | 拼音:wú gōng cǎo |
拉丁学名:Pteris vittata L. |
别 称:蜈蚣蕨、小贯仲、百叶尖、蜈蚣蕨、贯众、牛肋巴、篦子草、小蜈蚣草、狗脊、长叶甘草蕨、肺筋草、小牛肋巴、蜈蚣连、斩草剑、梳子草、黑舒筋草 |
门:蕨类植物门 | 纲:蕨纲 |
目:真蕨目 | 亚 目: |
科:凤尾蕨科 | 亚科: |
族: | 属:凤尾蕨属 |
主要产地
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广西、广东及台湾 |
形态特征
蜈蚣草多年生草本,高1.3~2米。根状茎短,被线状披针形、黄棕色鳞片,具网状中柱。叶丛生,叶柄长10~30厘米,直立,干后棕色,叶柄、叶轴及羽轴均被线形鳞片;叶矩圆形至披针形,长10~100厘米,宽5~30厘米,1次羽状复叶;羽片无柄,线形,长4~20厘米,宽0.5~1厘米,中部羽片最长,先端渐尖,
先端边缘有锐锯齿,基部截形,心形,有时稍呈耳状,下部各羽片渐缩短;叶亚革质,两面无毛,脉单1或1次叉分。
孢子囊群线形,囊群盖狭线形,膜质,黄褐色。 |
生长习性
蜈蚣草生于海拔2000-3100m的空旷钙质土或石灰岩石上。 |
药用价值
蜈蚣草全草淡,平。祛风活血,解毒杀虫。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,痢疾,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;外用治蜈蚣咬伤,疥疮。 |